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网站,无码人妻少妇狂喷V999AⅤ ,男人猛躁进女人免费播放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我是教師 > 正文
我是教師
曹麗娜教授:“教書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1977年冬天,關閉10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拐點,同樣也是許多“追夢人”個體命運的拐點。

曹麗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正是40年前從首批涌進考場的570萬大軍中脫穎而出,最終踏入校園的27萬余名“幸運兒”之一。

從河南鄭州到陜西西安,依然是“教書匠”,依然未離開“三尺講壇”,但時間維度橫跨40年,這位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馬前卒”,已然用“一個時代的縮影”為我們詮釋了何為“工匠精神”。

聽到“恢復高考”,第一時間鉆床底

曹麗娜1957年生于河南鄭州,父母均為小學教師。文革接近尾聲的1975年6月,她剛從鄭州二中畢業(yè),下鄉(xiāng)到河南密縣(今新密市)米村公社參加填河造田等勞動。

沒過幾個月,所在公社的報恩寺學校校長到工地找她,調(diào)其到學校擔任代課教師。“那兒師資緊缺,所以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包括音樂,沒人上的課我都給他們上,還幫他們組織了宣傳隊、排球隊。”

1977年10月21日恢復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時,曹麗娜尚在報恩寺學校?!皼]有廣播,沒有電話,家里人也沒法通知我,所以這個爆炸性新聞在我這兒整整延后了半個月,直到11月3日返家探親。”

令家人愕然的是,聽到消息的曹麗娜竟第一時間鉆到了床底,直到她從床底搬出一摞高中課本,才恍然大悟?!爱敃r是滿城穿梭,哪里有補習班就往哪里趕。在鄭州一中操場上聽過露天數(shù)學課,在鄭州四中教室里為了聽講甚至站過后排桌子?!?/p>

僅僅一月的備考時間原本已非常緊張,奈何“雪上加霜”,報恩寺學校校長以諸多課程無人接手為由,到家中要求曹麗娜返校?!胺敌:笪乙恢碧幱凇肽А癄顟B(tài),走著走著會順勢蹲在路邊,拿起樹枝就開始在地上做演算。臨近考試3天,我依然是白天講課,晚上點著煤油燈徹夜復習,總算及時將我母親手抄的二十多頁政治資料全背了下來。”

與“西軍電”不期而遇

1977年12月,同全國570萬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人一起,曹麗娜參加了‘久違’的高考?!翱荚嚠斕?,中午連吃飯的地兒都沒有,在附近知青點的下鄉(xiāng)知青幫助下才勉強吃上半碗面條。那是我吃過的最難忘的一碗面?!?/p>

考試結束,曹麗娜依然返回報恩寺學校代課,其母親全權代理志愿填報?!坝∠笾形夷赣H報的學校都比較偏遠,也不敢報好學校,家門口的鄭州大學都沒敢報。”

未曾料想,曹麗娜的考試成績最終在河南省位居前列,家人的激動之情尚未平息,另一重驚喜已經(jīng)撲面而來。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招生老師竟帶著錄取通知書,親自來家中征求意見。當時,西電與清華等同屬第一批次招錄,曹麗娜雖未填報西電志愿,但她的簡歷被學校招生老師一眼相中,攥在手中便再未放下。

“據(jù)我母親回憶,她當時極興奮激動而又手足無措,舉著通知書在單位家屬院里滿院跑,一邊跑一邊喊‘這個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在哪兒呢,是不是在西北的什么山溝溝里,能不能去呀’。院里一位老師拉住我母親說:‘這是西軍電,絕對是好學校?!胰俗匀痪屯饬?,我是從知青點回來后才知道過程?!?br />
“兩眼一抹黑”不耽擱“激情迸發(fā)”

“通信是什么?當時可謂是‘兩眼一抹黑’,對自己要學的專業(yè)沒一點概念?!?/p>

1978年春,時年20歲的曹麗娜踏入西電校園,就讀于一系的無線電工程專業(yè)(通信工程專業(yè)前身)。“班里一百二十來人,其中二十多個女生。同學們年齡相差較大,最小的16歲,最大的都有孩子了?!?/p>

那時,學校基礎硬件設施較差,大冬天有的教室里玻璃都有破的。但曹麗娜覺得,在“文革壓抑之后的激情迸發(fā)”面前,“那都不是事”。

“同學們都憋著一股勁兒,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資料不足,我們就到圖書館,借所有能借到的書,做所有能找到的題。兩套筆記是每位同學的‘標配’,課上聽講一套筆記,課后根據(jù)復習思考整理另一套筆記?!?/p>

拉開記憶的閘門,一幕幕極具畫面感的往事在曹麗娜口中娓娓道來?!巴瑢W間會暗中較勁兒,做微積分題看誰做得快,誰最先完成?!薄翱崾钕聫土暪φn,男生們會把腳泡在一盆涼水中,頭頂一塊涼毛巾,等水和毛巾熱了后,立馬換新的?!薄鞍嗬镆晃慌罴倭粜土暱佳?,等我們開學回來,她的桌椅都已經(jīng)被汗水浸的發(fā)白了。”“每天重復一樣的程序,宿舍——教室——食堂——操場‘四點一線’,整個學期幾乎不出學校大門。”

“激情迸發(fā)”的不只是我們這些學生

“那個年代,激情迸發(fā)的不只是我們這些學生,還有學校各位老師,好不容易重獲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們普遍熱情高漲?!?/p>

肖國鎮(zhèn)、吳萬春、張永瑞、程湘君、徐炳祥、秦荻輝……博識而又敬業(yè)的“大師范兒”,至今依然讓曹麗娜感慨萬千。

“肖國鎮(zhèn)老師儒雅博學,講課的時候一頁紙都不帶,只用一根粉筆即可完成滿滿一黑板的推演。吳萬春老師風趣幽默,擅長用生動的比喻來闡釋抽象的原理,調(diào)動課堂積極性?!痹诓茺惸瓤谥校坪跛@許多年所養(yǎng)成的教學習慣,包括完全脫稿等,都是有跡可循的?!盎蛟S,我這35年教學生涯在當時已經(jīng)注定,注定要追隨著他們的腳步?!?/p>

1982年春,曹麗娜畢業(yè)留校任教。

“77、78級我們這一代大學生是極具特殊意義的一個群體,入校前大家的經(jīng)歷或許大相徑庭,但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即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生根發(fā)芽。充當各行各業(yè)主力軍的我們,絕不容許自己應付任何一項工作,大家似乎都有點跟自己過不去?!?br />
從上《通信原理》,到講《通信原理》

70年代末,與曹麗娜她們同時“進駐”西電的,還有《通信原理》等一批“土生土長”,帶有鮮明“西電印記”的課程。

彼時,《通信原理》課程由徐炳祥老師講授,配有四名輔導教師,教材使用的是樊昌信老師主編的《通信原理》初版?!暗谝惶谜n上,徐炳祥老師并未直接開講,而是先抽出半小時,給大家出了幾道和信號有關的題目。當時并不理解他的用意,只是感覺這門課涉及的范圍太廣,不是很好學?!?/p>

如今,曹麗娜已留校任教35年,擔任《通信原理》課程負責人,并先后參與主編《通信原理》教材第六版、第七版?!靶毂槔蠋煹挠靡?,在我主講這門課程時才真正體會到。《通信原理》是專業(yè)基礎課,是通往后修課程、專業(yè)課程的橋梁,而《信號與系統(tǒng)》等前修課程就好似這座橋梁的橋墩,必須打扎實?!?/p>

從上《通信原理》課,到講《通信原理》課,時間維度已跨越近40年?!霸谕鈪⒓友杏憰?,有些老師找我們合影時會說:‘一直在用你們的教材,終于見到作者了’。但我想說,他們并非在與我個人合影,實際是在和我們西電、我的前輩們合影。這門課程、這本教材始終是我們西電的一塊金字招牌?!?/p>

無獨有偶,同曹麗娜一起留校任教的同班同學曾興雯,后來也從杜武林老師手中接過了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高頻電子線路》的大旗。

“教書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在教師家庭出生,在中小學家屬院長大,參加高考前在知青點學校代課,西電畢業(yè)留校后堅守講壇,或許這就是曹麗娜與教師生涯的“命中注定”。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哪怕是做一名實實在在的‘教書匠’,我們也需要‘工匠精神’?!痹诓茺惸瓤磥恚龊帽韭毠ぷ鳎M到應盡責任,這便是小我的一種大境界,更是對國家的一種大愛。

“大學里一定要有大師,要著眼于培養(yǎng)精英。我們能力雖然有限,但一定要有大眼界、大格局,朝這個方向去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币蚧謴透呖级砷L為高等教育事業(yè)“馬前卒”的曹麗娜,儼然已是一名“老兵”,“作為高校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第一位的,須全身心投入教學過程中。當然,我們也要有一種情懷,真心熱愛學生們,這是他們最好的四年時光,絕不容辜負?!?/p>

2017年,曹麗娜名義上已經(jīng)“解甲歸田”,但35年教學生涯所沉淀下來的大胸懷,讓她不舍輕易畫上句點?!澳馨l(fā)揮余熱的地方還有很多。課程和教材需要做好‘傳幫帶’,以延續(xù)‘西電這塊招牌’的精品優(yōu)勢和主導地位。自己在教學一線提煉的‘十點教學法’,也希望可以繼續(xù)為青年教師和校內(nèi)外同仁帶來些許幫助?!?/p>

(文/西電新聞中心·賈 凱)

123

南校區(qū)地址:陜西省西安市西灃路興隆段266號

郵編:710126

北校區(qū)地址:陜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號

郵編:710071

訪問量:

版權所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建設與運維:信息網(wǎng)絡技術中心     陜ICP備05016463號    陜公網(wǎng)安備610190020026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