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進西電北校區(qū)主樓Ⅳ區(qū)的一間辦公室,記者就看見裘雪紅老師抱著厚厚的一沓文件迎面走了出來,說明來意后,她把記者迎進了辦公室。淺灰色上裝,素色長褲,淡淡的微笑,不施粉黛。素凈,淡雅,這就是裘雪紅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
課上良師 課下益友
裘雪紅老師每次上課前都會用心備課,把上課所講的內(nèi)容仔細看一遍。她也經(jīng)常會看新聞和期刊,關注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問題,每當有新的知識獲得,只要是和課堂有關的,她都會記下來,在上課之前加進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讓同學了解計算機方面的最新動態(tài)。她還經(jīng)常在課堂上穿插名人介紹、做人道理。課下,與學生聊學業(yè)、聊發(fā)展,切實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她以認真、無私、正派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學識,深得學生的喜愛與尊敬,在學生中享有較高的威望。
為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裘老師很注重和學生的互動,每講完一個知識點,就會停下來看看學生反應,進行提問,如果某一個知識點和其他課程有關聯(lián),她就會提醒大家一下,這個知識點在哪門課程里學過,她希望學生能把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把知識分裂成孤島。。
不僅如此,裘老師還很愿意和同學們分享一些課堂之外的事情,幫助學生們解決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大學知識不可能面面俱到,為了提高學生的自覺性,裘老師會要求學生自學某些內(nèi)容,鼓勵大家請教不懂的問題,并在接下來的課程中用到學生自學的內(nèi)容。她想用這個方式,讓學生在自覺性及自學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裘雪紅老師一直鼓勵學生:大膽去想,大膽去做。中學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能會固化一些學生的思維,大學老師相對開放的教學方式又可能讓很多學生不能適應,而計算機這個學科又涉及到很多設計的問題,那么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法。裘老師告訴學生:“作業(yè)是沒有什么標準答案的,你的結果也許和標準答案不一樣,但這并不意味著你一定是錯的,只要你對結果的解釋是合理的,你就應該堅信所做的是對的?!?/p>
她希望學生能有自己的想法,根據(jù)自己所學去判斷。學生一致認為:裘老師認真負責,嚴謹耐心,內(nèi)容豐富,課堂氣氛非常好,對同學們適應大學課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裘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對同學的思維能力的啟發(fā)和培養(yǎng),教學方法靈活。
科教結合 與時俱進
裘雪紅老師長期負責本科生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始終站在教學一線,近五年每年平均主講178.6學時的課程,且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成績一直為優(yōu)秀。她所負責的兩門課程《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微機原理與系統(tǒng)設計》均成為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裘老師從1990年至今,先后參與編寫的主要書籍有12本。其中,她主編的兩本教材均為國家規(guī)劃教材(《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二版)》評為“十二五”、“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計算機組成與系統(tǒng)結構》評為“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且被許多兄弟院校選作教材,獲得普遍好評。
裘老師認為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她會把科研中的一些技術和思路帶進課堂。在科研中對SOC的研究和FPGA設計方法被她建議用于卓越班“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課程的實驗課中,使學生在了解SOC技術的基礎上,能夠真正實現(xiàn)運算器、控制器乃至CPU等計算機底層的設計;在科研中她曾經(jīng)實現(xiàn)的微機應用系統(tǒng)各種模塊設計實例被用于“微機原理與系統(tǒng)設計”課程中,使學生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有了真實的感受,并有助于學生將工程設計理念貫穿于課程學習中;在科研中對語音、圖像、視頻處理方面的研究被她用于“數(shù)字信號處理”課程中,使學生對數(shù)字信號處理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