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懷還主講了卓越工程師班的電路分析與模擬電子線路(二)及其實驗,從2010級首屆至今已是三屆了,他的課不拘一格,針對卓越班特點,融入了更多科研工程實例。特別是模電實驗課,他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不再是實驗箱上插插連連,而是真正設計、電裝、調試電路,并且采用NI myDAQ儀器與Multisim虛實結合。從方案設計到仿真單人單組,隨后兩人一組,團隊合作于萬用板上實現(xiàn)電路,開放實驗伴隨課堂理論教學同步進行。其中的實驗參加全國實驗比賽后獲得國家一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為方便卓越班在課外實驗而立項的教改項目“多功能口袋實驗室”也順利結題并被評為優(yōu)秀。
卓越班學生楊曉聲介紹說,王新懷老師的開放實驗有多個,例如數(shù)顯溫度計、音頻濾波器、霧霾檢測器、MP3功率播放機等實驗實用而有趣,寓學于做,學以致用,同學們不僅興趣高而且干勁大。
國家級教學名師、校督導組成員、已75歲高齡的孫肖子教授,對王新懷講課贊譽有加:“他講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能做到啟發(fā)式教學,真正從問題出發(fā)引導同學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他知識面寬,科研做得多,從低頻到高頻再到微波,硬件能力很強,在學校實驗技能競賽中做得是最好的,交大評委同時也是組長說可以打100分。他為人謙和,并且很敬業(yè),全心全意為學生著想?!?br />
競賽諄諄指導:求卓敢為先,細節(jié)定成敗
王新懷不僅科研上孜孜以求,教學上循循善誘,而且多年來一直諄諄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他是學校電賽教練專家組成員同時也是電院總教練,在實踐教學中,曾指導學生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獎。
2014年,王新懷指導仲明等同學參加嵌入式競賽捧得最高獎Intel杯,在陜西TI杯賽獲5個一等獎并捧得了最高獎TI杯;2013年,電院5支電賽隊均獲省一等獎并報國獎,獲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并勇奪全國電賽瑞薩特別獎;2012年,他指導李小雙等同學參加全國TI杯賽獲一等獎,捧得陜西省最高獎TI杯,指導金杰等參加全國INEMO校園設計大賽獲得全國冠軍……
今年,王新懷帶學生捧得了嵌入式系統(tǒng)競賽最高獎INTEL杯。獲獎隊員仲明深情地說:“王老師是電院與學生互動最親近的老師之一,也是教我知識最多,給我?guī)韼椭畲蟮睦蠋?。在立項的瓶頸時期,他鼓勵我們堅持,并指引方向;在實踐階段,我們請教問題總是能得到最好的解答和舉一反三的啟發(fā);在大賽前夕,王老師通宵為我們指導答辯,太不容易了?!?/p>
2012年獲INEMO校園設計大賽冠軍的水下蛇形機器人,傾注了王新懷很多心血,如何解決密封性、水下通信、水下靈活運動等問題,經(jīng)過與學生不斷思考、討論、實驗,最終付諸實施。為了更好實現(xiàn),他甚至自費購買了一臺3D打印機,保證了項目順利進行,他隨后還多次和學生一起到游泳館進行水面、水下測試,遇到問題及時討論、解決、改進,下水成功那刻,他與同學們歡呼、雀躍!
競賽隊員眼中的王新懷平素待人隨和,他的學生朱逢豪甚至說老師有時“萌萌噠”。但到了競賽關鍵階段,他就嚴厲的幾近苛刻,“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是他經(jīng)常教導學生的話,電賽題目要求精度10%,他就變本加厲要求到1%以內;題目要求靈敏度10uV,他就要求精益求精到0.1uV。
王新懷幾乎沒有寒暑假和節(jié)假日?!胺偶倭司透残牡目蒲校残牡闹笇W生競賽?!蓖跣聭颜f。采訪結束后,他依然還在實驗室里繼續(xù)指導方凌國創(chuàng)項目,安排“云課堂”視頻拍攝準備事宜,“我從不后悔也不遺憾沒有假日,我從學生時代過來,更知道他們需要什么,也知道他們哪里容易鉆進牛角尖,我只是希望通過指導或交流,幫助他們少走些彎路,多享受些電子技術的快樂!”
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副主任兼校電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周佳社教授說:“王老師特別負責任,從選拔到制定學生培養(yǎng)方案都親歷親為,把自己的工程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沒有節(jié)假日,經(jīng)常加班加點,與學生一起奮戰(zhàn)到后半夜。本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靠學生,更要靠老師,希望多一些像王新懷這樣的青年教師。”
采訪手記“你知道前幾天教師節(jié)放映電影《中國合伙人》里那句經(jīng)典的臺詞么?”在采訪接近尾聲時,王新懷問記者。“‘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一個老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美老師?!业膲粝刖褪请x完美老師更近點?!蹦且凰查g,我才意識到,面前的這位年輕教師,和男主角是多么的相似:他們都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此熱愛和執(zhí)著,將科研的源頭活水和理論實踐教學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模電等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內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通過對教學系統(tǒng)總結,為科研提供了新思路,取得了科研與教學的良性互動。
(文/西電新聞網(wǎng)·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