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我認為所謂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就是有情懷,而所謂的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shù)乃颊n教師,就是要做有情懷的價值引領者。
思政課教師的工作本質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是最難的。要做好這個工作,固然需要自身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教學理念的變革、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考核方式的改變等等,而最為重要的,則是情懷。因為只有有情懷,才能化職業(yè)為事業(yè),一往無前;只有有情懷,才能化枯燥為樂趣,醉心其中;只有有情懷,才能化艱難為動力,不懈創(chuàng)新。如果沒有情懷,將思政課教學僅僅是看成單純的知識傳授,沒有與學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或者將思政課教學的評價僅僅等同于到課率、抬頭率,缺乏對學生獲得感的尊重和考量,那么思政課最終成了工具性課程,完全被矮化,與國家、人民、高校管理者和老師的期望效果差之遠矣。
做有情懷的思政課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我們辦的是社會主義大學,我們培養(yǎng)的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崇高的使命需要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支撐才能完成。習近平總書記說:“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不能想象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睂τ谒颊n教師而言,尤其如此?!霸隈R學馬、在馬研馬、在馬教馬、在馬信馬、在馬愛馬”是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內在要求,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思政課教師應恪守的職業(yè)底線。思政課教師要自覺做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四個自信”的宣傳者和信奉者,用實際行動樹立起人生的道德標桿,用人格化的方式彰顯理想信念的力量。不僅如此,思政課教師要始終把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通過知識傳授和個人魅力影響學生,幫助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引導學生把對崇高理想的遵從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做有情懷的思政課教師,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帕克赫斯特說,“生活的意義在于有所追求”,而這種追求則有進步和落后、高尚和平庸之分。思政課教師所宣講的理論蘊含著真善美,教導學生做人做事追求真善美,那么自己的精神追求也必然且應當是真善美的,否則,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大談人生境界,而實際生活中自己卻生活邋遢、頹廢,這怎么會有說服力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政課教師是最難做的,因為它要求人如其文、人如其言、言行一致,既要人品高尚又要知識淵博,既要是布道者又要是踐道者。當然,思政課教師追求的精神境界不應是虛無縹緲的,其彰顯于對事業(yè)的追求之中,在塑造學生人生價值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價值,并燦爛學生人生的過程中燦爛自己的人生。作為思政課教師,應把高尚的精神追求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提升人格境界,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用自己的語言、舉止、行為引領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遵從,在引領學生成長中升華自我。
做有情懷的思政課教師,要有自覺的家國擔當。心系時局、懷抱民生是職業(yè)賦予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擔當,家國之念、赤子之心則是思政課教師應具有的基本品格。思想政治教育首在愛國主義教育,而要做好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有家國情懷。這種情懷,體現(xiàn)在始終堅持國家和人民的立場,根據(jù)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意愿去評判是非曲直、義利得失;體現(xiàn)在始終關注國際國內局勢和民生大事,并自覺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體現(xiàn)在始終胸懷對國家之愛、人民之愛、事業(yè)之愛并傾注于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在始終與共和國同行,將個人的知識、智慧融入國家和社會的需求中,服務國家和人民。這種家國擔當不需要常掛嘴邊,但是卻雕刻在職業(yè)的基因里,體現(xiàn)在教師的言談舉止之中,雖不言明而春風化雨。
(文/西電新聞中心·劉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