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分辨率高達0.5皮秒,業(yè)內(nèi)處于什么水平?
對于普通人的生活來說,時間精確到1秒已經(jīng)足夠了,比如上下課、考試交卷鈴、網(wǎng)購秒殺等等。但對于百米短跑裁判員來說,用秒計量時間又太長,因為決定勝負的往往是0.01秒。
而在引力波探測、朗德因子測量等人類極限的科研活動中,時間間隔測量的精度會大大提高,甚至到達皮秒級別。1皮秒是多少?這個天文學專用名詞中描述的1皮秒時間,等于一萬億分之一秒,即10的負12次方秒。
王海的學術研究,始終聚焦在時間頻率測量領域,并實現(xiàn)了高分辨率時間間隔測量系統(tǒng),分辨率高達0.5皮秒。該領域的領頭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團隊,他們公開報道的分辨率是1.2皮秒。
實際上,在高精度時間間隔測量方法的理論研究和儀器研制中,王海始終不斷在挑戰(zhàn)自我。
2007年5月,他完成的論文《一種新的短時間間隔測量方法》,實測結果表明:根據(jù)該方法研制的儀器測量分辨率為500皮秒;2007年10月,他的博士論文《精密時頻測量和控制技術研究》,其最后一章結論是這樣說的:可以達到至少50皮秒量級的測量分辨率。
2013年9月,王海以第一作者在《IEEE超聲、鐵電與頻率控制》(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上發(fā)表的論文,將測量分辨率提高到了9皮秒;2015年10月,王海準備的學術論文中,其測量分辨率是7皮秒,目前已經(jīng)投稿了《IEEE電路與系統(tǒng)I》(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而在今年3月,王海終于把時間間隔測量的分辨率,推向了0.5皮秒這個極限值。
“我都快人格分裂了,一個腦袋裝著兩個內(nèi)容,一邊是橫向科研中碰到的難題,一邊是學術研究上要堅守的方向。”王海戲稱。
學術方向和橫向項目之間,難道真的沒有聯(lián)系嗎?王海果斷否定?!案咚贁?shù)據(jù)采集存儲和捕捉時間精度,這兩者之間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技術,那就是對FPGA的精妙掌握,兩者其實是完美融合在一起的。”
時間回到2000年,還在跟著通信工程學院吳成柯教授攻讀碩士的王海,首次接觸到了FPGA這類可擦寫的芯片。FPGA用途甚廣,他的師兄李云松等,使用FPGA實現(xiàn)了高效實時圖像壓縮系統(tǒng),其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FPGA即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一種半定制電路,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shù)有限的缺點。我選擇用它來實現(xiàn)高分辨率時間間隔測量和高速數(shù)據(jù)采集存儲,一開始別人都不太看好。”王海坦然。
與別人僅僅把FPGA當著一種可編程的電路不同,王海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對FPGA芯片內(nèi)部的布局布線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王海腦海中,一塊方形的FPGA芯片,就像一個滿是建筑物的城市,信號從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的傳輸,就像人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按騻€比方,我能夠讓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個縱橫交錯的立體空間里,同時走動還路途最優(yōu),而且相互不干擾不碰撞,井然有序?!?br />
項目多的王?,F(xiàn)象,別人能復制推廣么?
“王海老師的項目多,在我們學院被稱為‘王?,F(xiàn)象’。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他的故事就像一個傳奇,他是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睓C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林松濤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