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Edge Intelligence: Edge Computing in the Intelligent Era
講座時間:2019-07-28 9:30:00
講座地點:北校區(qū)主樓2區(qū)218
講座人:施巍松
講座人介紹:
施巍松,IEEE Fellow,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系Charles H. Gershenson杰出教授,移動與互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實驗室主任,智能駕駛實驗室主任,校級信息物理融合系統(tǒng) (CPS)和智能健康計劃項目主任。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杰出青年教授獎獲得者(NSF CAREER Award), 2013到2015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項目主任, 2012-2016 年間擔任IEEE 計算機協(xié)會Internet專業(yè)技術(shù)委員會主席。施巍松1995年7月本科畢業(yè)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系,2000年1月在中科院計算所獲得博士學位。
施巍松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計算機系統(tǒng), 邊緣計算和可持續(xù)計算,在分布式共享存儲系統(tǒng),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計算,高效能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和邊緣計算系統(tǒng)等領(lǐng)域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他是邊緣計算這一研究領(lǐng)域的早期提出者之一和倡導者, 2016年發(fā)表的“Edge Computing:Vision and Challenges”一文,已經(jīng)被他引1100多次。施巍松教授長期致力于邊緣計算的推廣,是ACM/IEEE 國際邊緣計算大會(SEC)的創(chuàng)始人。目前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邊緣計算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邊緣計算聯(lián)盟專家委員會委員。他獨立主持和作為課題負責人的項目經(jīng)費超過九百萬美元,已經(jīng)畢業(yè)了16名博士,14名碩士和13名訪問學者, 正在培養(yǎng)12名博士生,并在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了200多篇論文, 論文被他引8000次以上,H-Index 值為40。 他編寫的《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一書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球發(fā)行。由他領(lǐng)導編著的《邊緣計算》一書2018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是世界第一本關(guān)于邊緣計算的教科書。施巍松教授領(lǐng)導的科研團隊研究開發(fā)的軟件被學術(shù)界和工業(yè)界廣泛使用,包括Intel,阿里巴巴等等。 其中基于MapReduce的基因序列對準軟件CloudAligner已經(jīng)被來自十幾個國家的研究教育機構(gòu)下載1500次以上,進程級功耗分析工具pTop在過去五年里被30多個國家的科研人員下載700多次,軟件功耗分析工具SPAN/Safari也被下載500多次。他在博士期間的工作JIAJIA軟件分布式共享存儲系統(tǒng)也被世界20多個國家120多個大學和研究機構(gòu)使用。施巍松教授是 Elsevier Smart Health 期刊首任主編,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Magazine的副主編,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of Things, 英文計算機學報(JCST)等8個學術(shù)期刊 的編委,是Proceedings of the IEEE 邊緣計算專刊的Lead Editor。施巍松教授是 IEEE/ACM CHASE (Connected Health),IEEE Conference on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Driving (MetroCAD) 等會議的創(chuàng)始人以及多個國際學術(shù)會議的組織者。 他還擔任過多個科學基金會的特邀評審專家, 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加拿大基金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國家自然基金委,香港研究資助局,以色列基金委,卡特爾國家研究基金委等。2017,2018,2019年IEEE計算機學會Fellow評審委員會委員。施巍松教授獲得過韋恩州立大學2009年度“Career Development Chair”獎,韋恩州立大學2015 Charles H. Gershenson杰出教授獎,2016年工程學院優(yōu)秀研究獎,以及多個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包括2017年度IEEE eHealth 技術(shù)委員會最佳論文獎等。
講座內(nèi)容:
The proliferation of Internet of Everything and the success of rich cloud services have pushed the horizon of a new computing paradigm, Edge computing, which calls for processing the data at the edge of the network. Edge comput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response time requirement, battery life constraint, bandwidth cost saving, as well as data safety and privacy. In this talk, he will discuss the vision and challenges of Edge Computing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llowed by how edge intelligence can be applied to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Driving.
主辦單位:通信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