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网站,无码人妻少妇狂喷V999AⅤ ,男人猛躁进女人免费播放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青春腳步 > 正文
青春腳步
研途先鋒|胡宇軒:初心未改 砥礪前行

人物簡介:胡宇軒,1990年9月出生于陜西寶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級博士研究生。 2008年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學院,2012年保送至計算機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高琳教授。碩士研究生期間發(fā)表論文“Detection of deregulated modules using deregulatory linked path”,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一等獎學金、“優(yōu)秀研究生”稱號等。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博士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資助下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2016年6月參加第81屆紐約冷泉港Quantitative Biology專題討論會,并做口頭報告;2017年3月參加紐約冷泉港計算系統(tǒng)生物學會議;2018年6月赴澳門參加國際生物信息學研討會。2019年5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研究論文一篇。

不畏浮云,登高望遠

2019年5月,胡宇軒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題為 “Optimal control nodes in disease-perturbed networks as targets for combination therap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拋出了疾病聯(lián)合治療領域中一個新的問題:如何不局限于現(xiàn)有藥物來實現(xiàn)新穎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

如對于人類常見復雜疾病——癌癥,第一步治療常是手術切除實體腫瘤。然而,癌細胞很難被徹底清除。為了防止癌癥復發(fā),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療法的聯(lián)合使用通常會作為后續(xù)治療方案。但大多數(shù)聯(lián)合治療的開發(fā)側重于現(xiàn)有藥物的協(xié)同組合。目前僅有約667種人類蛋白質作為FDA批準藥物的靶標,而人類共有超過2.1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因此,大量基因及其組合仍未作為潛在的聯(lián)合治療靶標進行探索。

通過大量的文獻積累和實驗分析,在論文中提出的最優(yōu)控制節(jié)點(OptiCon)算法,不需使用藥物等先驗信息,即可為疾病聯(lián)合治療提供新穎的候選靶標組合,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耐藥性基因顯著地出現(xiàn)在分子通路的串擾區(qū)域中。是一往無前“虎”山行的毅力與努力,也是撥開云霧見光明的回報與欣喜。

功不唐捐,筆輟不倦

胡宇軒的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琳教授評價說:胡宇軒從研究生進入我的課題組就積極投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對待科研有自己的追求,充滿熱情,持之以恒,刻苦鉆研,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挑戰(zhàn)領域研究難題,尤其是將基礎科學研究用于健康治療方面。他對于研究工作的潛心與執(zhí)著追求,面對挫折時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長達5年之久堅持去攻克一個問題的精神,影響了整個研究團隊,樹立了榜樣,也是廣大研究生學習的楷模。他在科研方面所作出的突出研究成果,也是我校第一篇以研究生身份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是他經(jīng)歷了長期的艱苦努力、堅持和自我激勵的結果。在完成自己研究工作的同時,他也熱心幫助實驗室的其他同學,無論是在研究方法,具體研究工作的建議等方面。

博士好友王培卓說:他特別喜歡自己研究課題,平時在實驗室很安靜,工作起來心無旁騖,但每當聊起癌癥話題,胡宇軒瞬間變話癆,朋友圈里經(jīng)常會分享一些權威的關于計算生物信息學和癌癥研究方面的文章,是我們身邊的家庭醫(yī)生。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談起取到的成果,胡宇軒心懷感恩, “我從小喜歡醫(yī)學,研究生和博士期間很榮幸的加入了高琳老師的團隊,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計算生物信息學方向,現(xiàn)在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高老師的團隊。我們經(jīng)常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在高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團隊獲得了很多突出的成果。高老師不但在科研上給我指導,還在精神上給予極大的支持與鼓勵。雖然研究過程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否定、肯定、再否定,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失眠與焦灼,最終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朔@些困難的前提是克服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調整解決問題的方法,擼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我雖然是計算癌癥生物學方向的一名小小的研究者,但我很驕傲能通過計算手段為攻克癌癥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克服苦難的前提是克服自己,寶劍鋒自磨礪出,步履不停方能柳暗花又明。

采訪后記

采訪時間雖然有限,但是胡宇軒同學對科研的熱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的成果不但取決于他的熱情,還離不開背后的努力和勤奮。

這個世界之所以充滿活力,是因為很多人都充滿了工作與生活的熱情。凡是努力前行的工作者,毫無例外地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

(文/西電新聞中心·張尚偉 姚夢媛)


123

南校區(qū)地址:陜西省西安市西灃路興隆段266號

郵編:710126

北校區(qū)地址:陜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號

郵編:710071

訪問量:

版權所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建設與運維:信息網(wǎng)絡技術中心     陜ICP備05016463號    陜公網(wǎng)安備61019002002681號